《“十四五”職業技能培訓規劃》明確提出,實施政府補貼性培訓達7500萬人次以上,同時完善技能人才職業發展通道,提高技能人才的待遇水平。
一是推行學分互認機制;二是以購買學位方式,扶持其繼續辦學。
校外培訓機構舉辦者須按時、足額履行出資義務,不得抽逃出資。
材料、建筑、化學等學科進入全球前20。
名校對申請人的標化成績要求也隨學歷層次水漲船高。
張小龍表示要做知識型直播帶貨,首場銷售額不足10萬。
“人口紅利”正轉移至“人才紅利”。
要避免高校辦學以就業為導向的功利化走向。
過去四個多月,中公教育高管七次協議轉讓股份約38%,且均為折價甩賣,接盤方不乏國資背景。
“企業家年齡不是問題,不接受新鮮事物、思想行動僵化才是問題?!?/p>
學生在高校之外的IP地址下載知網論文,高?;蛎媾R經濟賠償等違約責任。
“高才”、“優才”計劃背后,是香港在經濟發展、產業升級上的考量。
押注職業技能,培生今年將推出新的人才投資平臺。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各地的垂直機構,調劑需求人數達1469人,居首位。
民辦院校、獨立學院和職業本科逐漸成為專升本招生主力。
根據錄取生源情況,學??缮暾堖m當降低文化課成績要求,但不得低于普通類一段線的75%。
經濟學、管理學、醫學等熱門專業的分數線大幅下降,與學科擴招有關。
發展托幼一體化普惠托育,招收2-3歲幼兒是多贏之舉。
人口減少并非幼兒園關停的唯一原因,最終決定一家幼兒園命運的是辦學質量。
發達國家的入托率約40%,中國低于7%,還處于早期探索階段。
加大研究生推免改革的力度,推進申請審核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