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ntwjp"><li id="ntwjp"></li></legend>
<strong id="ntwjp"><blockquote id="ntwjp"></blockquote></strong>
  • <track id="ntwjp"></track>
  • <span id="ntwjp"><output id="ntwjp"></output></span>

    <track id="ntwjp"><em id="ntwjp"><del id="ntwjp"></del></em></track>
    <legend id="ntwjp"><li id="ntwjp"></li></legend>
    1. 正在閱讀:

      國慶又雙叒“扛大旗”,微旅游不“微”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國慶又雙叒“扛大旗”,微旅游不“微”

      以本地游、周邊游為主的“微旅游”成了旅游消費市場的新增長點。

      圖片來源:Pexels-Darina Belonogova

      文 | 燃財經  馮曉亭

      編輯 | 饒霞飛

      旅行的形式正在發生變化。

      在過去,出門旅行需要早早計劃,從有意向到籌備再到旅行,周期可拉長至一年半載。也因此,“梁朝偉隨意搭乘航班飛英國倫敦喂鴿子”一事成了互聯網早期的一個段子。

      但如今,隨著旅游形式的變化,游客油然而生一個旅行計劃并隨即付諸行動,好像算不得什么稀罕事。

      來自福建的陳漳便是當天想著去汕頭,次日便成為汕頭小公園三五成群游客中的一員。

      “朋友圈曬潮汕美食的太多了,而且從我家自駕過去只要三個小時。在群里剛提起說想去吃潮汕火鍋,就有幾位朋友即刻響應?!标愓母嬖V燃次元。

      10月3號當天晚上,陳漳一行4人便驅車上了高速路,就連酒店也是在高速路上用手機在平臺上預定的,“攻略在網上也一搜一大把,也不是沖著景點去的,就是想嘗嘗當地美食,給自己找些樂子?!?/p>

      3號出發,5號返程。陳漳與朋友的汕頭之旅前后所花時間不到3天,但他們都表示時間足夠了,“市區住了一晚,南澳灣住了一晚。該玩的玩了,該吃的也吃了。多待一天還真不知道要去哪,況且國慶假期游客很多,哪哪都是人。我們就想著,體驗過了就心滿意足?!?/p>

      受疫情反復和常態化影響,旅游業遭受的沖擊不言而喻。但在出境游和長途游受影響之時,以本地游、周邊游為主的“微旅游”成了旅游消費市場的新增長點。

      出行半徑受限的消費者熱衷于開拓周邊出游的去處;本地的旅行社也不斷開發本地和周邊游的旅游路線以吸引游客;線上的旅游平臺也為滿足周邊短途旅行市場而推出多個項目,像同程藝龍便推出了以“48小時”為主題的創新營銷項目。各個平臺還將“周邊游”“一日游”等入口放置在首頁醒目位置。

      圖/OTA平臺的“周邊游”界面(左為同程旅行,右為攜程旅行)來源/ 燃次元截圖

      多方的熱切目光和期待被投注到“微旅游”身上。側面也反映出,旅游業從業者對于市場復蘇的無盡渴望。

      “微旅游”也是目前最有機會成為燎原的那把“星星之火”。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和社科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的《旅游綠皮書: 2021-2022年中國旅游發展分析與預測》(以下簡稱《旅游綠皮書》)預計,從2022年旅游市場形勢來看,國內旅游市場在行業復蘇過程中將發揮帶動和引領作用。公共衛生風險依然是消費者出游的重要考量因素,因此短途游、近郊游、自駕游的恢復前景相對更加明朗。

      但遭受重創的旅游業,復蘇的空窗期仍不清晰。后疫情時代,一切都在因時而變,旅游業內所有玩家都需在面對新的發展機遇之時,抓住機會,從而才能有所作為。

      01、“微旅游”走俏

      “微旅游”是什么?

      實際上,“微旅游”并不是一個新名詞,早在10年前,微旅游便被當作一種新型的旅游形式而提及,特指“時間短距離近”的旅程。

      而由于近年來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這種出游方式,現在關于“微旅游”的定義也不斷清晰化。目前業界普遍認為,微度假是指以一線、二線城市及其周邊為主,車程在2-3小時,為期2-3天的一種頻次較高、滿足感較強的新興旅游模式。

      “之前旅游會提前一兩個月甚至更久做攻略,往往還會將年假也利用上進行拼假,在一個地方待上近十天。但現在我都是利用周末或者小長假就近出游,可能是搭乘兩三個小時的高鐵去省內某個城市,也可能是自駕一兩個小時去周邊郊區新開發的景區?!睙嶂杂诼糜蔚涅i鵬告訴燃次元,國慶假期他依舊沒選擇出省游,而是和女友去了本市沿海的一個小鎮。

      “計劃還是提前一晚才定下來的,反正距離近,就當換個環境放放風罷了?!冰i鵬提及,這個沿海小鎮因為距離近,他一年會來多次,平常周末他會和家人或者朋友在當地找個酒店住上一晚,次日才返程。

      但這次碰上國慶假期,景點附近的酒店民宿幾近滿員,即便有空房的,價格也是數倍于平日。最后鵬鵬不得不選擇了距離海邊有段距離的鎮上還有空房的民宿,“一晚上的房價在平常都能訂個海景房了?!?/p>

      在國慶期間選擇周邊游的旅客還有不少。

      家住北京的張晉,便在國慶假期首日帶著全家朝著古北水鎮出發,“北京周邊的懷柔、密云、延慶、平谷的好多景點,我們都去好幾回了。密云的古北水鎮我們還沒一家人去過,十一假期就安排上了?!?/p>

      “好在經同事提醒節假日會出現一房難訂的情況,我們提前半個月就早早預定了房間。定的時候價格就不便宜了,一千多元一晚。我入住當天,看到周邊酒店原本一千多元的價格更是漲到兩三千元不等,而且數量緊俏?!睆垥x坦然,價格雖然有些高,但還是在自己的可接受范圍內。

      微距離、微時間、微計劃……鵬鵬、張晉、陳漳三人的國慶之旅無不擁有這類特質。而像他們一樣將目光投向“微旅游”這種旅游形式的游客群體,也正日趨龐大。

      《旅游綠皮書》顯示,受疫情影響,微度假旅游正逐步成為旅游業未來重要的發展模式以及游客消費趨勢,微度假時代已經來臨。

      “微旅游”游客群體壯大的趨勢,對于熱衷北京周邊游的林輝來說,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在北京郊區游玩時,現在不提前預定,就很難訂到房間?!?/p>

      林輝告訴燃次元,因為平常工作忙,因此一到周末假期就會帶上孩子出門走走,對于家住燕郊的林輝來說,北京郊區是全家出游的最佳去處,“我經常和朋友約著全家出動,一家開一臺車,車上放著露營的家當。我們出門是只有路線沒有計劃,走走停停是常事?!?/p>

      “往年我們會根據天氣和環境情況,選擇住宿還是在外睡帳篷,但自今年以來,不提前訂房我們只有睡帳篷一個選擇?!绷州x表示,之前沒什么游客走的郊區路段,現在一到周末假期全是人,“像我們以前經常出行的路線百里畫廊,現在也成了熱門路線,一到節假日,沿途酒店罕見空房?!?/p>

      02、“微旅游”帶來的商機

      國慶假期的“微旅游”有多火?

      從數據上看,截至9月28日上午,同程旅行平臺“酒店”、“民宿”等關鍵詞搜索熱度飆升至熱門搜索榜單TOP3,其中,“民宿”搜索熱度更是從平臺第十位飆升至第三位。

      同程旅行數據顯示,國慶假期首日,本地訂單占比超過六成,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周邊酒店和民宿價格較平日上漲明顯。與此同時,部分郊區熱門度假酒店在國慶假期也是一床難求。

      “來我這預定客房的,以回頭客居多,有的是帶家人再出門逛逛的,有的是推薦朋友過來的。我這國慶假期的客房都早早預定了,沒有空余?!痹诒本┟茉平洜I一間擁有6間客房小型民宿的王璐告訴燃次元,她是2020年底才將老家房子重新裝修對外營業的,但是近兩年的收入尚為可觀。

      “不止五一、十一這樣的小長假,就連周末我這基本都是滿房的?!睋蹊从^察,接待的旅客,基本都是北京的本地游客,“大家是有旅游的需求的,過去大家會一年或者半年為期,計劃一次較長時間的觀光旅游,但由于疫情反復,跨省旅游約束過多,現在的游客,特別是年輕游客,開始挖掘城市周邊的景點。這對我們來說,就是商機?!?/p>

      分食“微旅游”這塊蛋糕的,遠不止城市周邊的民宿老板。

      位于廣東某四線城市的一家旅行社,也開始設計多條有關“微旅游”的產品路線,試圖找到另一個經營方向。

      “疫情前旅行社的收入以東南亞出境游和熱門城市跨省長途游為主,但疫情以來,出境游已經停滯,長途游那幾個熱門城市最近也因疫情反復或多或少受到影響?!痹撀眯猩缲撠熑藯畎哺嬖V燃次元,雖然個別熱門長途游不受影響,但旅行社的重心逐漸轉移到了本地景點。

      “和早幾年相比,報名參加本地旅游路線的消費者也越來越多。我們旅行社也因時而變,加大了本地旅游路線設計的研發力度?!睏畎脖硎?,現在產品路線要想得到消費者滿意,不能再像過去做長途旅游設計時,將熱門景點都安排進行程就可以,需要有好的內容支撐,“像最近很火的露營、漿板等戶外項目,我們都會在設計本地路線時專門考慮。這類帶有新鮮感的短途項目往往也廣受好評?!?/p>

      楊安提及的“露營”,的確也成了“微旅游”的一個代名詞。路途短、時間短、高頻次,城市近郊的露營營地,滿足了無數人的度假需求。露營這項戶外活動,近年來也以勢不可擋之勢,掀起了一股新潮流。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4-2021年,中國露營營地市場規模從77.1億元增至299.0億元,復合增長率18.5%。疫情基本控制后,2021年露營營地市場規??焖僭鲩L,增長率達78.0%。預計2022年增速達18.6%,市場規模達354.6億元。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露營營地市場規模受到整體旅游市場增長帶動,加之消費者更傾向于短途旅游和親近自然,預計未來營地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

      就目前來說,以本地游和周邊游為底色的微旅游,扛起來旅游市場的大旗。而這種趨勢短期內還將持續。

      “早一兩年,我們在當地有些體量較小的同行因為資金鏈斷裂而倒閉。我們公司盡管收入和早些年鼎盛時期還有些差距,但服務好本地游客,也未嘗不是一條好出路?!睏畎舱f到。

      03、旅游業的窗口期在哪?

      疫情對旅游業的影響毋容置疑。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在今年9月接受采訪時,直言不諱旅游業近兩年來所遭受的沖擊,“在過去兩年,旅游業經歷了近40年來最嚴峻的挑戰和最漫長的復蘇?!?/p>

      與此同時,戴斌綜合考慮宏觀經濟、疫情影響和市場因素,預計2022年國內旅游人數39.80億人次,國內旅游收入3.81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9%和27%,分別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近七成。

      國內旅游業的發展起于改革開放,但直到1993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旅游局《關于積極發展國內旅游業的意見》,對國內旅游工作提出“搞活市場、正確領導、加強管理、提高質量”的指導方針,才極大地促進了國內旅游發展。

      因此,1985年至1992年間,國內旅游人數從2.4億人次增長到3.3億人次,總收入從80億元躍升至250億元。而在2019年,我國國內旅游人數達60.06億人次,全年旅游總收入6.63萬億元。三十余年之間的巨大數據差,背后反映的,還是旅游從奢侈品成為國人生活中必需品的轉變。

      短期來看,旅游業正遭遇著一場巨大考驗。對于旅游業的支柱行業之一的酒店業來說,沖擊也不小。中國飯店協會發布的《2022年中國酒店業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1月1日,2022年中國大陸地區一共擁有住宿設施總數為36.1萬家,較2020年減少了8.6萬家,其中酒店住宿業較2020年減少了2.7萬家,其他住宿業較2020年減少了5.9萬家。

      但從長期來看,疫情對于旅游業的發展來說,不過是一次階段性的挫折。像同程藝龍CEO馬和平在2021年下半年時指出,隨著國民消費能力的提高,旅游和出行行業有著巨大的市場空間。他在談論中國旅行行業時表示,“過去20年,中國旅行行業在所有行業里增長排名前3,在未來20年也將是最好的行業之一?!?/p>

      從下圖中不難看出,國內旅游人次以及全年旅游總收入的增速,只在2020年創下新低。2020年至今的三年時間,雖然兩項數據都跌落至2015年之前,但從增速來看,2020年之后的數據都在平穩恢復。

      數據來源/文化和旅游部 制圖/燃次元

      簡而言之,旅游業的市場空間依舊廣闊。而在疫情陰霾之下,旅游業也不斷催生著新產品和新業態。無論是曾成為年度爆款的“機票盲盒”,亦或是當下深受旅客追捧的“微旅游”,用戶的需求不斷被挖掘和滿足。

      旅游業復蘇的窗口期還有多久到來?

      對于這個問題,沒有人能給出明確答案。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旅游業的發展已經因時在變,“微旅游”走俏只是旅游趨勢走向的一個縮影,背后實則是消費者對旅游需求實際的改變。

      橫店影視城董事長兼總經理桑小慶,在今年9月參加新浪財經主辦的一次活動中發表演講稱,目前從觀光旅游向度假旅行的轉型速度之快,超乎想象,而且以后也會持續。

      “因為目的地度假至少需要五天以上的時間,大家沒有時間,周末喜歡度假,這個時候微度假出來,大量的短途城市周邊的休閑、自由、舒適、親近自然的度假需求?!?/p>

      在旅游業擁有20余年從業經歷的楊安,同樣認為當下的游客需求正在發生改變,“像我們服務的游客,過去服務的大多是家庭成員,但現在年輕人逐漸成了消費主力。年輕人的旅行需求不再是簡單的‘到此一游’景點觀光打卡,他們的需求變得更加多元。這也給我們從業者帶來新的思考,要像做得更好,必然要更貼近用戶?!?/p>

      據馬蜂窩旅游發布《后疫情時代的“新旅游”——Z世代旅游消費變化報告》,相比上一代旅行者,Z世代群體的旅行更加高頻。其中,每年旅行2-3次的人群占比45.34%,每年出游4次及以上的人群占比也達到12.42%,這一比例遠高于其他年齡段的群體。

      希冀“微旅游”這點小火苗,能成為燃起旅游業復蘇的星星之火。

      *文中陳漳、鵬鵬、張晉、林輝、王璐、楊安為化名。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國慶又雙叒“扛大旗”,微旅游不“微”

      以本地游、周邊游為主的“微旅游”成了旅游消費市場的新增長點。

      圖片來源:Pexels-Darina Belonogova

      文 | 燃財經  馮曉亭

      編輯 | 饒霞飛

      旅行的形式正在發生變化。

      在過去,出門旅行需要早早計劃,從有意向到籌備再到旅行,周期可拉長至一年半載。也因此,“梁朝偉隨意搭乘航班飛英國倫敦喂鴿子”一事成了互聯網早期的一個段子。

      但如今,隨著旅游形式的變化,游客油然而生一個旅行計劃并隨即付諸行動,好像算不得什么稀罕事。

      來自福建的陳漳便是當天想著去汕頭,次日便成為汕頭小公園三五成群游客中的一員。

      “朋友圈曬潮汕美食的太多了,而且從我家自駕過去只要三個小時。在群里剛提起說想去吃潮汕火鍋,就有幾位朋友即刻響應?!标愓母嬖V燃次元。

      10月3號當天晚上,陳漳一行4人便驅車上了高速路,就連酒店也是在高速路上用手機在平臺上預定的,“攻略在網上也一搜一大把,也不是沖著景點去的,就是想嘗嘗當地美食,給自己找些樂子?!?/p>

      3號出發,5號返程。陳漳與朋友的汕頭之旅前后所花時間不到3天,但他們都表示時間足夠了,“市區住了一晚,南澳灣住了一晚。該玩的玩了,該吃的也吃了。多待一天還真不知道要去哪,況且國慶假期游客很多,哪哪都是人。我們就想著,體驗過了就心滿意足?!?/p>

      受疫情反復和常態化影響,旅游業遭受的沖擊不言而喻。但在出境游和長途游受影響之時,以本地游、周邊游為主的“微旅游”成了旅游消費市場的新增長點。

      出行半徑受限的消費者熱衷于開拓周邊出游的去處;本地的旅行社也不斷開發本地和周邊游的旅游路線以吸引游客;線上的旅游平臺也為滿足周邊短途旅行市場而推出多個項目,像同程藝龍便推出了以“48小時”為主題的創新營銷項目。各個平臺還將“周邊游”“一日游”等入口放置在首頁醒目位置。

      圖/OTA平臺的“周邊游”界面(左為同程旅行,右為攜程旅行)來源/ 燃次元截圖

      多方的熱切目光和期待被投注到“微旅游”身上。側面也反映出,旅游業從業者對于市場復蘇的無盡渴望。

      “微旅游”也是目前最有機會成為燎原的那把“星星之火”。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和社科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的《旅游綠皮書: 2021-2022年中國旅游發展分析與預測》(以下簡稱《旅游綠皮書》)預計,從2022年旅游市場形勢來看,國內旅游市場在行業復蘇過程中將發揮帶動和引領作用。公共衛生風險依然是消費者出游的重要考量因素,因此短途游、近郊游、自駕游的恢復前景相對更加明朗。

      但遭受重創的旅游業,復蘇的空窗期仍不清晰。后疫情時代,一切都在因時而變,旅游業內所有玩家都需在面對新的發展機遇之時,抓住機會,從而才能有所作為。

      01、“微旅游”走俏

      “微旅游”是什么?

      實際上,“微旅游”并不是一個新名詞,早在10年前,微旅游便被當作一種新型的旅游形式而提及,特指“時間短距離近”的旅程。

      而由于近年來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這種出游方式,現在關于“微旅游”的定義也不斷清晰化。目前業界普遍認為,微度假是指以一線、二線城市及其周邊為主,車程在2-3小時,為期2-3天的一種頻次較高、滿足感較強的新興旅游模式。

      “之前旅游會提前一兩個月甚至更久做攻略,往往還會將年假也利用上進行拼假,在一個地方待上近十天。但現在我都是利用周末或者小長假就近出游,可能是搭乘兩三個小時的高鐵去省內某個城市,也可能是自駕一兩個小時去周邊郊區新開發的景區?!睙嶂杂诼糜蔚涅i鵬告訴燃次元,國慶假期他依舊沒選擇出省游,而是和女友去了本市沿海的一個小鎮。

      “計劃還是提前一晚才定下來的,反正距離近,就當換個環境放放風罷了?!冰i鵬提及,這個沿海小鎮因為距離近,他一年會來多次,平常周末他會和家人或者朋友在當地找個酒店住上一晚,次日才返程。

      但這次碰上國慶假期,景點附近的酒店民宿幾近滿員,即便有空房的,價格也是數倍于平日。最后鵬鵬不得不選擇了距離海邊有段距離的鎮上還有空房的民宿,“一晚上的房價在平常都能訂個海景房了?!?/p>

      在國慶期間選擇周邊游的旅客還有不少。

      家住北京的張晉,便在國慶假期首日帶著全家朝著古北水鎮出發,“北京周邊的懷柔、密云、延慶、平谷的好多景點,我們都去好幾回了。密云的古北水鎮我們還沒一家人去過,十一假期就安排上了?!?/p>

      “好在經同事提醒節假日會出現一房難訂的情況,我們提前半個月就早早預定了房間。定的時候價格就不便宜了,一千多元一晚。我入住當天,看到周邊酒店原本一千多元的價格更是漲到兩三千元不等,而且數量緊俏?!睆垥x坦然,價格雖然有些高,但還是在自己的可接受范圍內。

      微距離、微時間、微計劃……鵬鵬、張晉、陳漳三人的國慶之旅無不擁有這類特質。而像他們一樣將目光投向“微旅游”這種旅游形式的游客群體,也正日趨龐大。

      《旅游綠皮書》顯示,受疫情影響,微度假旅游正逐步成為旅游業未來重要的發展模式以及游客消費趨勢,微度假時代已經來臨。

      “微旅游”游客群體壯大的趨勢,對于熱衷北京周邊游的林輝來說,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在北京郊區游玩時,現在不提前預定,就很難訂到房間?!?/p>

      林輝告訴燃次元,因為平常工作忙,因此一到周末假期就會帶上孩子出門走走,對于家住燕郊的林輝來說,北京郊區是全家出游的最佳去處,“我經常和朋友約著全家出動,一家開一臺車,車上放著露營的家當。我們出門是只有路線沒有計劃,走走停停是常事?!?/p>

      “往年我們會根據天氣和環境情況,選擇住宿還是在外睡帳篷,但自今年以來,不提前訂房我們只有睡帳篷一個選擇?!绷州x表示,之前沒什么游客走的郊區路段,現在一到周末假期全是人,“像我們以前經常出行的路線百里畫廊,現在也成了熱門路線,一到節假日,沿途酒店罕見空房?!?/p>

      02、“微旅游”帶來的商機

      國慶假期的“微旅游”有多火?

      從數據上看,截至9月28日上午,同程旅行平臺“酒店”、“民宿”等關鍵詞搜索熱度飆升至熱門搜索榜單TOP3,其中,“民宿”搜索熱度更是從平臺第十位飆升至第三位。

      同程旅行數據顯示,國慶假期首日,本地訂單占比超過六成,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周邊酒店和民宿價格較平日上漲明顯。與此同時,部分郊區熱門度假酒店在國慶假期也是一床難求。

      “來我這預定客房的,以回頭客居多,有的是帶家人再出門逛逛的,有的是推薦朋友過來的。我這國慶假期的客房都早早預定了,沒有空余?!痹诒本┟茉平洜I一間擁有6間客房小型民宿的王璐告訴燃次元,她是2020年底才將老家房子重新裝修對外營業的,但是近兩年的收入尚為可觀。

      “不止五一、十一這樣的小長假,就連周末我這基本都是滿房的?!睋蹊从^察,接待的旅客,基本都是北京的本地游客,“大家是有旅游的需求的,過去大家會一年或者半年為期,計劃一次較長時間的觀光旅游,但由于疫情反復,跨省旅游約束過多,現在的游客,特別是年輕游客,開始挖掘城市周邊的景點。這對我們來說,就是商機?!?/p>

      分食“微旅游”這塊蛋糕的,遠不止城市周邊的民宿老板。

      位于廣東某四線城市的一家旅行社,也開始設計多條有關“微旅游”的產品路線,試圖找到另一個經營方向。

      “疫情前旅行社的收入以東南亞出境游和熱門城市跨省長途游為主,但疫情以來,出境游已經停滯,長途游那幾個熱門城市最近也因疫情反復或多或少受到影響?!痹撀眯猩缲撠熑藯畎哺嬖V燃次元,雖然個別熱門長途游不受影響,但旅行社的重心逐漸轉移到了本地景點。

      “和早幾年相比,報名參加本地旅游路線的消費者也越來越多。我們旅行社也因時而變,加大了本地旅游路線設計的研發力度?!睏畎脖硎?,現在產品路線要想得到消費者滿意,不能再像過去做長途旅游設計時,將熱門景點都安排進行程就可以,需要有好的內容支撐,“像最近很火的露營、漿板等戶外項目,我們都會在設計本地路線時專門考慮。這類帶有新鮮感的短途項目往往也廣受好評?!?/p>

      楊安提及的“露營”,的確也成了“微旅游”的一個代名詞。路途短、時間短、高頻次,城市近郊的露營營地,滿足了無數人的度假需求。露營這項戶外活動,近年來也以勢不可擋之勢,掀起了一股新潮流。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4-2021年,中國露營營地市場規模從77.1億元增至299.0億元,復合增長率18.5%。疫情基本控制后,2021年露營營地市場規??焖僭鲩L,增長率達78.0%。預計2022年增速達18.6%,市場規模達354.6億元。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露營營地市場規模受到整體旅游市場增長帶動,加之消費者更傾向于短途旅游和親近自然,預計未來營地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

      就目前來說,以本地游和周邊游為底色的微旅游,扛起來旅游市場的大旗。而這種趨勢短期內還將持續。

      “早一兩年,我們在當地有些體量較小的同行因為資金鏈斷裂而倒閉。我們公司盡管收入和早些年鼎盛時期還有些差距,但服務好本地游客,也未嘗不是一條好出路?!睏畎舱f到。

      03、旅游業的窗口期在哪?

      疫情對旅游業的影響毋容置疑。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在今年9月接受采訪時,直言不諱旅游業近兩年來所遭受的沖擊,“在過去兩年,旅游業經歷了近40年來最嚴峻的挑戰和最漫長的復蘇?!?/p>

      與此同時,戴斌綜合考慮宏觀經濟、疫情影響和市場因素,預計2022年國內旅游人數39.80億人次,國內旅游收入3.81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9%和27%,分別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近七成。

      國內旅游業的發展起于改革開放,但直到1993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旅游局《關于積極發展國內旅游業的意見》,對國內旅游工作提出“搞活市場、正確領導、加強管理、提高質量”的指導方針,才極大地促進了國內旅游發展。

      因此,1985年至1992年間,國內旅游人數從2.4億人次增長到3.3億人次,總收入從80億元躍升至250億元。而在2019年,我國國內旅游人數達60.06億人次,全年旅游總收入6.63萬億元。三十余年之間的巨大數據差,背后反映的,還是旅游從奢侈品成為國人生活中必需品的轉變。

      短期來看,旅游業正遭遇著一場巨大考驗。對于旅游業的支柱行業之一的酒店業來說,沖擊也不小。中國飯店協會發布的《2022年中國酒店業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1月1日,2022年中國大陸地區一共擁有住宿設施總數為36.1萬家,較2020年減少了8.6萬家,其中酒店住宿業較2020年減少了2.7萬家,其他住宿業較2020年減少了5.9萬家。

      但從長期來看,疫情對于旅游業的發展來說,不過是一次階段性的挫折。像同程藝龍CEO馬和平在2021年下半年時指出,隨著國民消費能力的提高,旅游和出行行業有著巨大的市場空間。他在談論中國旅行行業時表示,“過去20年,中國旅行行業在所有行業里增長排名前3,在未來20年也將是最好的行業之一?!?/p>

      從下圖中不難看出,國內旅游人次以及全年旅游總收入的增速,只在2020年創下新低。2020年至今的三年時間,雖然兩項數據都跌落至2015年之前,但從增速來看,2020年之后的數據都在平穩恢復。

      數據來源/文化和旅游部 制圖/燃次元

      簡而言之,旅游業的市場空間依舊廣闊。而在疫情陰霾之下,旅游業也不斷催生著新產品和新業態。無論是曾成為年度爆款的“機票盲盒”,亦或是當下深受旅客追捧的“微旅游”,用戶的需求不斷被挖掘和滿足。

      旅游業復蘇的窗口期還有多久到來?

      對于這個問題,沒有人能給出明確答案。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旅游業的發展已經因時在變,“微旅游”走俏只是旅游趨勢走向的一個縮影,背后實則是消費者對旅游需求實際的改變。

      橫店影視城董事長兼總經理桑小慶,在今年9月參加新浪財經主辦的一次活動中發表演講稱,目前從觀光旅游向度假旅行的轉型速度之快,超乎想象,而且以后也會持續。

      “因為目的地度假至少需要五天以上的時間,大家沒有時間,周末喜歡度假,這個時候微度假出來,大量的短途城市周邊的休閑、自由、舒適、親近自然的度假需求?!?/p>

      在旅游業擁有20余年從業經歷的楊安,同樣認為當下的游客需求正在發生改變,“像我們服務的游客,過去服務的大多是家庭成員,但現在年輕人逐漸成了消費主力。年輕人的旅行需求不再是簡單的‘到此一游’景點觀光打卡,他們的需求變得更加多元。這也給我們從業者帶來新的思考,要像做得更好,必然要更貼近用戶?!?/p>

      據馬蜂窩旅游發布《后疫情時代的“新旅游”——Z世代旅游消費變化報告》,相比上一代旅行者,Z世代群體的旅行更加高頻。其中,每年旅行2-3次的人群占比45.34%,每年出游4次及以上的人群占比也達到12.42%,這一比例遠高于其他年齡段的群體。

      希冀“微旅游”這點小火苗,能成為燃起旅游業復蘇的星星之火。

      *文中陳漳、鵬鵬、張晉、林輝、王璐、楊安為化名。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a片免费全部免费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