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停牌18個月后,華晨中國終于港股復牌。
10月5日,華晨中國復牌當天,股價斷崖式低開67%,盤中最大跌幅超過71%。截至收盤,華晨中國股價報2.7港元/股,跌幅達63%,創其史上最大單日跌幅,市值蒸發逾230億港元至約136億港元。
6日上午,華晨中國港股繼續走弱。截至發稿,華晨中國已跌超8%,總市值下滑至124.62億港元。
10月份是華晨中國復牌的最后時機。根據港交所規定,到今年9月底,華晨中國即將停牌滿18個月,如果未能達到復牌要求,華晨中國將面臨摘牌風險。
10月3日,華晨中國發布公告稱,公司已履行所有復牌指引。在股份恢復買賣后,華晨中國將繼續與港交所合作,協助調查違反上市規則的情況。華晨中國表示,公司已整改導致暫停買賣的事宜。

按照港交所復牌指引,華晨中國在2021年4月,委托第三方調查機構羅申美咨詢顧問有限公司進行獨立調查,并在2021年11月和2022年8月份別發布了調查報告。
報告顯示,從2019年起,華晨集團高層繞過上市董事會,直接指示華晨中國六家子公司進行未授權擔保、存款質押擔保,導致華晨中國與華晨集團及外部企業有高達526億元的未準確入賬財務往來。因這些違規操作,華晨中國預計總受損金額為82.5億元。
華晨中國在復牌公告中表示,公司已委聘大華國際咨詢有限公司為獨立內部監控檢討顧問,以檢討本集團之內部監控體系及流程,并提出建議補救措施。
獨立董事委員會及董事會均認為,公司經整改措施增強后的內部監控體系及流程,足以充分解決導致未經授權擔保及額外事宜的問題,同時防止日后再度出現類似問題。
為滿足復牌要求,華晨中國在前兩個月補發了2020年年報、2021年中期報告和2021年年報。界面新聞此前報道指出,華晨中國業績狀況并不明朗。
根據財報數據,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華晨寶馬營收分別為31.23億元、21.42億元和5.58億元,同比下滑19.13%、31.42%和63.46%。
對于今年業績的大幅下滑,一方面是華晨雷諾金杯正進行重整,華晨中國已喪失對該公司的控制權,因此華晨雷諾金杯財務報表未能綜合入賬;另一方面,從今年2月起,華晨中國在“利潤奶?!比A晨寶馬的持股比例從50%減少至25%。
財報顯示,2022年上半年,華晨寶馬為華晨中國貢獻的純利從81.39億元下滑至23.80億元,同比減少70.8%。
今年上半年,華晨中國凈利潤為8.30億元。也就是說,如果除去華晨寶馬貢獻的利潤,華晨中國今年上半年虧損15.5億元。
華晨中國母公司華晨集團也深陷泥沼,重整方案遲遲未獲通過,合計負債已經達到717.98億元。華晨中國今后將駛向何方,仍是未知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