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ntwjp"><li id="ntwjp"></li></legend>
<strong id="ntwjp"><blockquote id="ntwjp"></blockquote></strong>
  • <track id="ntwjp"></track>
  • <span id="ntwjp"><output id="ntwjp"></output></span>

    <track id="ntwjp"><em id="ntwjp"><del id="ntwjp"></del></em></track>
    <legend id="ntwjp"><li id="ntwjp"></li></legend>
    1. 正在閱讀:

      俄烏沖突加劇“東西差距”,前東德地區爆發萬人大游行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俄烏沖突加劇“東西差距”,前東德地區爆發萬人大游行

      東西德之間政治理想的矛盾,同樣出現在歐盟范圍內。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記者 | 錢伯彥

      103日德國國慶節之際,至少五萬抗議者走上前東德地區的各大城市街頭抗議高企的通脹以及對俄制裁。

      在圖林根州的格拉,約一萬余名抗議者要求政府取消對俄的一系列制裁措施以平息物價上漲,而當地同時舉行的持相反立場的“反游行”僅吸引到370人參加。由于此次游行吸引了極右翼政黨選項黨AfD的參加,抗議內容之中還混雜著要求本屆政府下臺、將相關政客檻送大牢以及取消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等主張。

      除了成為矛盾焦點的格拉之外,德國東部各大城市均出現規模不等的游行隊伍,包括數千人抗議者以“和平、自由、自決”為口號聚集在萊比錫,類似規模的隊伍也出現在德累斯頓、奧得河畔法蘭克福、馬格德堡、魏瑪以及前總理默克爾的家鄉梅-前州的諸多城市街頭。而根據首都柏林警方的數據,同樣有近1400名抗議者在左翼黨(Die Linke)的組織下要求停止對俄制裁以及對烏軍援。

      中德廣播電視臺MDR援引警方數據顯示,僅在圖林根州一地,國慶節當日便有至少3.6萬名抗議者走上該州境內39個城市表達不滿。如果將其余四個原屬于前東德的聯邦州的游行示威人數一并計算在內,當日全德范圍內的抗議者總數至少在五萬人以上。

      事實上,自從9月德國通貨膨脹迅速惡化以來,幾乎每個周一都會有萬人規模的游行隊伍出現在前東德各城市的街頭。選定在周一進行示威游行的目的,則是令外界將該系列示威聯想到1989年直接導致東德政權崩潰的“周一示威”,同時也是去年秋冬前東德地區抗議新冠防疫措施后大規模示威活動的死灰復燃。

      在德國國慶小長假第一天的101日,以原東柏林市中心亞歷山大廣場為中心就聚集了數千示威者,其訴求包括迅速尋求與俄羅斯進行和平談判以結束對俄制裁、中止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盡快修復北溪管道恢復供氣。游行隊伍之中的口號還包括“終止制裁、締造和平”“拒絕第三次世界大戰”以及要求綠黨籍的外交部長貝爾博克立即下臺。

      值得注意的是,已持續數周的大規??棺h活動始終聚集在前東德地區,類似要求停止對俄制裁主張的示威卻并未在前西德地區爆發。

      以街頭政治文化最為濃重的前西德城市法蘭克福和慕尼黑為例,前者在國慶假期反而組織了大規模聲援伊朗女性的游行,后者則在國慶節之前的周五舉行了萬人規模的環保游行,并以Fridays for Future名義呼吁全球氣候罷工,而同時在法蘭克福的親俄游行參與人數僅有150人。

      兩德統一30年來,雖然東西差距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以薩克斯州為代表的轉型成功聯邦州在經濟上甚至已幾乎持平全德均值,但東西德之間的政治文化差異、經濟結構的迥異仍然在俄烏沖突和能源危機問題上暴露無遺。

      其中最關鍵的因素之一,便是前東德地區對于俄天然氣的依賴程度遠高于前西德。無論是北溪管道還是連通西西伯利亞的亞馬爾天然氣管道,均在前東德的勃蘭登堡州和梅-前州接入德國天然氣網絡,相比于能夠接入北海油氣田的萊茵蘭和魯爾區,前東德五州和巴伐利亞對俄羅斯天然氣依賴程度最高。

      德國天然氣管道網。圖源:德國電視一臺

      與富裕的巴伐利亞不同的是,前東德五州既缺乏資金和基建進行能源多樣化,也缺少西德時代建立的核電站以穩定能源供應。

      與此同時,前東德經濟結構之中能源密集型企業比重更大,包括施韋特的PCK煉油廠、勒瑙化學園區為代表的工業集團原料和能源供應幾乎完全依賴俄羅斯。勃蘭登堡州自民黨議員Linda Teuteberg還指出,對俄貿易對于東德公司的重要性遠比德國其他地區大。

      此外,前東德因歷史遺留問題,其住房市場結構與西德地區也差異巨大??傮w而言,東德地區城市居民對于租房公司以及低廉房租依賴性更大。相比于自有住房,租房公司制定的租金價格通常直接與通脹率掛鉤,在德國9月已經高達10%的通脹沖擊下,住房市場的價格傳導速度在東德遠快于西德。另一方面,人口嚴重流失的東德住房空置率高達20%,其影響下僅為5/平方米的平價租金使得能源開支比例占比過大;在寸金寸土的慕尼黑和法蘭克福,高達15/平方米的租金屬于普通價格,而這些地區的能源開支事實上卻因房屋隔熱性能更好反而更低。

      事實上,看似慷東部居民之慨以滿足富裕西部居民政治理想的矛盾,也出現在歐盟范圍內。

      早在93,就有七萬捷克抗議者走上布拉格街頭并打出“捷克優先”的口號,要求政府放棄對俄制裁、停止對烏軍援。929日,捷克首都布拉格再度爆發萬人規模的示威,除了要求現任總理菲亞拉下臺之外,游行隊伍還要求政府重新考慮與北約、歐盟、聯合國和世界衛生組織之間的關系,并呼吁政府單獨與俄羅斯進行和平談判和實現軍事中立。

      根據捷克公布的統計數據,該國8月的通脹率已經高達17.2%,遠超過歐元區同期9.1%的通脹數據,為該國199312月以來的最高紀錄。目前布拉格方面抑制通脹的主要惠民措施僅為向低收入家庭支付5000捷克克朗(約合200歐元)。

      除捷克之外,東歐各國均為俄烏沖突和能源危機下最大的犧牲者,其中波蘭10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該國9月通脹率超預期進一步上漲至17.2%,波蘭央行已宣布進一步上調利率50個基點至7%。而歐元區內的斯洛伐克9月通脹率同樣高達13.6%,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更是以24.2%、22.4%、22.5%的通脹率繼續領跑歐元國家。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俄烏沖突加劇“東西差距”,前東德地區爆發萬人大游行

      東西德之間政治理想的矛盾,同樣出現在歐盟范圍內。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記者 | 錢伯彥

      103日德國國慶節之際,至少五萬抗議者走上前東德地區的各大城市街頭抗議高企的通脹以及對俄制裁。

      在圖林根州的格拉,約一萬余名抗議者要求政府取消對俄的一系列制裁措施以平息物價上漲,而當地同時舉行的持相反立場的“反游行”僅吸引到370人參加。由于此次游行吸引了極右翼政黨選項黨AfD的參加,抗議內容之中還混雜著要求本屆政府下臺、將相關政客檻送大牢以及取消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等主張。

      除了成為矛盾焦點的格拉之外,德國東部各大城市均出現規模不等的游行隊伍,包括數千人抗議者以“和平、自由、自決”為口號聚集在萊比錫,類似規模的隊伍也出現在德累斯頓、奧得河畔法蘭克福、馬格德堡、魏瑪以及前總理默克爾的家鄉梅-前州的諸多城市街頭。而根據首都柏林警方的數據,同樣有近1400名抗議者在左翼黨(Die Linke)的組織下要求停止對俄制裁以及對烏軍援。

      中德廣播電視臺MDR援引警方數據顯示,僅在圖林根州一地,國慶節當日便有至少3.6萬名抗議者走上該州境內39個城市表達不滿。如果將其余四個原屬于前東德的聯邦州的游行示威人數一并計算在內,當日全德范圍內的抗議者總數至少在五萬人以上。

      事實上,自從9月德國通貨膨脹迅速惡化以來,幾乎每個周一都會有萬人規模的游行隊伍出現在前東德各城市的街頭。選定在周一進行示威游行的目的,則是令外界將該系列示威聯想到1989年直接導致東德政權崩潰的“周一示威”,同時也是去年秋冬前東德地區抗議新冠防疫措施后大規模示威活動的死灰復燃。

      在德國國慶小長假第一天的101日,以原東柏林市中心亞歷山大廣場為中心就聚集了數千示威者,其訴求包括迅速尋求與俄羅斯進行和平談判以結束對俄制裁、中止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盡快修復北溪管道恢復供氣。游行隊伍之中的口號還包括“終止制裁、締造和平”“拒絕第三次世界大戰”以及要求綠黨籍的外交部長貝爾博克立即下臺。

      值得注意的是,已持續數周的大規??棺h活動始終聚集在前東德地區,類似要求停止對俄制裁主張的示威卻并未在前西德地區爆發。

      以街頭政治文化最為濃重的前西德城市法蘭克福和慕尼黑為例,前者在國慶假期反而組織了大規模聲援伊朗女性的游行,后者則在國慶節之前的周五舉行了萬人規模的環保游行,并以Fridays for Future名義呼吁全球氣候罷工,而同時在法蘭克福的親俄游行參與人數僅有150人。

      兩德統一30年來,雖然東西差距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以薩克斯州為代表的轉型成功聯邦州在經濟上甚至已幾乎持平全德均值,但東西德之間的政治文化差異、經濟結構的迥異仍然在俄烏沖突和能源危機問題上暴露無遺。

      其中最關鍵的因素之一,便是前東德地區對于俄天然氣的依賴程度遠高于前西德。無論是北溪管道還是連通西西伯利亞的亞馬爾天然氣管道,均在前東德的勃蘭登堡州和梅-前州接入德國天然氣網絡,相比于能夠接入北海油氣田的萊茵蘭和魯爾區,前東德五州和巴伐利亞對俄羅斯天然氣依賴程度最高。

      德國天然氣管道網。圖源:德國電視一臺

      與富裕的巴伐利亞不同的是,前東德五州既缺乏資金和基建進行能源多樣化,也缺少西德時代建立的核電站以穩定能源供應。

      與此同時,前東德經濟結構之中能源密集型企業比重更大,包括施韋特的PCK煉油廠、勒瑙化學園區為代表的工業集團原料和能源供應幾乎完全依賴俄羅斯。勃蘭登堡州自民黨議員Linda Teuteberg還指出,對俄貿易對于東德公司的重要性遠比德國其他地區大。

      此外,前東德因歷史遺留問題,其住房市場結構與西德地區也差異巨大??傮w而言,東德地區城市居民對于租房公司以及低廉房租依賴性更大。相比于自有住房,租房公司制定的租金價格通常直接與通脹率掛鉤,在德國9月已經高達10%的通脹沖擊下,住房市場的價格傳導速度在東德遠快于西德。另一方面,人口嚴重流失的東德住房空置率高達20%,其影響下僅為5/平方米的平價租金使得能源開支比例占比過大;在寸金寸土的慕尼黑和法蘭克福,高達15/平方米的租金屬于普通價格,而這些地區的能源開支事實上卻因房屋隔熱性能更好反而更低。

      事實上,看似慷東部居民之慨以滿足富裕西部居民政治理想的矛盾,也出現在歐盟范圍內。

      早在93,就有七萬捷克抗議者走上布拉格街頭并打出“捷克優先”的口號,要求政府放棄對俄制裁、停止對烏軍援。929日,捷克首都布拉格再度爆發萬人規模的示威,除了要求現任總理菲亞拉下臺之外,游行隊伍還要求政府重新考慮與北約、歐盟、聯合國和世界衛生組織之間的關系,并呼吁政府單獨與俄羅斯進行和平談判和實現軍事中立。

      根據捷克公布的統計數據,該國8月的通脹率已經高達17.2%,遠超過歐元區同期9.1%的通脹數據,為該國199312月以來的最高紀錄。目前布拉格方面抑制通脹的主要惠民措施僅為向低收入家庭支付5000捷克克朗(約合200歐元)。

      除捷克之外,東歐各國均為俄烏沖突和能源危機下最大的犧牲者,其中波蘭10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該國9月通脹率超預期進一步上漲至17.2%,波蘭央行已宣布進一步上調利率50個基點至7%。而歐元區內的斯洛伐克9月通脹率同樣高達13.6%,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更是以24.2%、22.4%、22.5%的通脹率繼續領跑歐元國家。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a片免费全部免费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