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郭強(某金融機構宏觀研究員)
9月16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2%,比上月加快0.4個百分點,超出wind一致預期0.3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258億元,同比增長5.4%,比上月加快2.7個百分點,比wind一致預期高出1.2個百分點。另外,出口同比增長11.8%,低于wind一致預期1.7個百分點;進口同比增長4.6%,高于wind一致預期3個百分點。1-8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5.8%,比1-7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也高于wind一致預期0.5個百分點。
整體來看,除了出口數據略不及預期外,工業增加值、消費、投資、進口數據全面回暖超預期。眾多周知,今年8月份對我們國家來講,是一個比較困難的月份。除了暑假人員流動加快造成的疫情反復外,持續的高溫、多地的干旱,以及季節性的用電緊張,均對經濟運行造成了不小的擾動。為何8月經濟數據會超出預期?除了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空間廣,還有哪些推動因素?
首先來看工業。8月工業增加值從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3%,制造業增長3.1%,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3.6%;分產品看,新能源汽車、移動通信基站設備、太陽能電池等綠色智能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17.0%、25.7%、21.6%。從產業和產品對應來看,顯然能源類生產和新能源汽車對于8月工業生產有較大貢獻。同時,從中汽協公布的數據來看,8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為66.6萬輛,同比增長1倍,環比增長12.4%,銷量數據再次打破歷史紀錄。主要原因一是汽車芯片供給改善,疊加油價大幅上漲,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需求提升;二是各地紛紛出臺鼓勵新能源車消費政策,改變了往年8月淡季的規律,進而提高了8月車市的熱度。兩者綜合作用,推動新能源車產業鏈整體高速運行。此外,高溫天氣導致用電量超常規增長,而多地干旱導致水電供給缺口巨大,火電的需求大大提升,相應煤炭等相關采礦業生產表現較好。
其次是消費方面。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4%,增速比上月加快2.7個百分點,帶動了1-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首次由降轉升。從零售分類來看,對消費支撐最大的是石油制品類和汽車類消費,拖累最大的是房地產相關的建筑裝飾類和化妝品、通訊設備等可選類消費。和工業生產相對應,汽車,尤其是政策刺激下的新能源車消費是消費回暖的主要動力。
但需求不足和預期羸弱仍是目前消費疲軟的最大問題。中西藥品類增長9.1%,糧油及食品類增長8.1%,但是化妝品下降6.4%,通訊器材下降4.6%。由此可見,疫情以及因此帶來的防控可能已經改變了居民的消費習慣,而部分居民未來收入預期轉悲,這顯然不能通過消費刺激政策來實現收入預期的轉暖。因此,盡管消費數據短期略超預期,但中長期來看,消費仍有一定的下行壓力,需要通過制度性的改革來切實提高居民的消費意愿。
再次是固定資產投資方面。1-8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5.8%,比1-7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8月份環比增長0.36%。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8.3%,比1-7月份加快0.9個百分點;制造業投資增長10.0%,加快0.1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7.4%,降幅比1-7月擴大1.0個百分點。從數據看,基建投資和制造業投資均有不俗表現?;ㄍ顿Y同比增速加快,主要是一攬子的刺激政策的效果體現。從政策方面來看,專項債前置、政策性工具集中投放,都保證了開發項目的加速落地,并形成實物工作量。這是基建投資加速的主要推動因素。近期國常會又宣布了多項政策工具,對于后期基建投資還會有不小的刺激作用。制造業投資主要涉及產業升級方面,前期財政部推出的留抵退稅政策,能快速推動制造業企業的設備升級改造投資。至于房地產投資方面,目前還看不到下滑改善的跡象。最新8月的房地產價格數據顯示,一線城市房價漲幅縮小,二三線城市降幅擴大。盡管各地具有一些因地制宜的邊際放松政策出臺,但實際效果并不理想。
進出口方面,出口增速不及預期,源于海外央行政策收緊下的需求衰退,導致出口下滑。而進口超預期也能印證8月國內經濟超預期,因為進口更多還是體現的國內需求。
后期看,穩定經濟大盤的主要動作可能還是集中在加大基建投資和穩定房地產市場兩個方面。一是刺激基建投資的工具豐富,見效也快;二是房地產市場穩定能夠帶動房地產產業鏈的回暖,改善居民的資產負債表健康狀況,同時能夠帶動消費,作用面非常廣。難度在于如何在“房住不炒”的基調下,讓房地產市場平穩著陸。整體看,在不發生重大超預期事件的情境下,預計四季度經濟也將持續回升,但大幅超預期的可能性還有待繼續觀察。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責編郵箱:yanguihua@jiemi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