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ntwjp"><li id="ntwjp"></li></legend>
<strong id="ntwjp"><blockquote id="ntwjp"></blockquote></strong>
  • <track id="ntwjp"></track>
  • <span id="ntwjp"><output id="ntwjp"></output></span>

    <track id="ntwjp"><em id="ntwjp"><del id="ntwjp"></del></em></track>
    <legend id="ntwjp"><li id="ntwjp"></li></legend>
    1. 正在閱讀:

      消費者報告丨來伊份售過期堅果被罰,暴露加速門店擴張的隱憂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消費者報告丨來伊份售過期堅果被罰,暴露加速門店擴張的隱憂

      整個堅果零食行業都在門店擴張上相互追趕。

      記者 | 李昱茹

      編輯 | 牙韓翔

      9月7日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顯示,上海來伊份食品連鎖經營有限公司環鎮北路店因經營超過保質期的食品,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十項規定,被上海市寶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1萬元,沒收違法所得110.9元。

      處罰事由顯示,今年6月18日,有消費者發現自己所購買的來伊份“每日堅果(5堅果仁+4水果制品)30日裝(750克、原價169元),生產日期為2021.12.13,保質期180天,已過期,逐向上海市寶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投訴。經監督管理局立案調查,舉報情況事情屬實。

      6月21日,來伊份環鎮北路店積極配合管理局要求,將上述商品下架并作銷毀處理。寶山區市場監管局決定依規對當事人減輕處罰。

      事實上,在此次處罰之前,來伊份已多次陷入食品安全風波并在網絡上收到投訴。黑貓投訴平臺上,來伊份的各種投訴已累積超400條。

      圖片拍攝:界面新聞 范建磊

      自1999年創立,來伊份便以“美味、新鮮,我要來伊份”為品牌宗旨經營。其中追求“新鮮”是來伊份為拯救其近年下滑業績的轉型方向。

      據來伊份8月28日發布的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23.12億元,同比增長10.1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11億元,同比增長2.02%。

      營收增速一直在逐年遞減,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分別為12.35%、7.01%、2.86%、0.59%。同時,它的競爭對手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等則都在利潤與增速數據上趕超了來伊份。

      為挽回局面,2020年5月來伊份聯合創始人施永雷發布“新鮮零食”戰略,抓住了疫情下消費者追求休閑零食健康化、營養化的趨勢,官宣將品牌定位于“鮮”。布局戰略后,來伊份也制造工藝、連續化生產、半成品管理等生產各環節進行了優化。

      2021年來伊份的業績也因此有所起色。全年營業收入達41.72億元,同比增長3.63%,凈利潤扭虧為盈,達到0.31億元,同比增長147.55%。

      而此番出售過期食品事件,也暴露了來伊份在擴張渠道時的管理疏忽。

      根據來伊份2022年半年報,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全國門店總數為3583家,其中直營門店2170家,加盟門店1413家,同比增加119家,加盟占比接近40%;其中,2022年上半年新開門店數209家,其中直營門店33家,加盟門店176家。

      而事實上,整個堅果零食行業都在渠道上比拼。

      良品鋪子在2022年半年報表示,上半年公司加速關鍵城市布局滲透,聚焦新一線城市密集開店,進一步加速華南、西南及華中關鍵市場的布局深度和密度,新開門店302家,其中直營門店93家,加盟門店209家。截至今年6月30日,公司的線下門店數量為3078家,與來伊份相當。三只松鼠也已經開始拓展線下渠道,渴望追趕上述兩位競爭者。

      它們采取的方式都逐步擴大加盟門店的比例,以此來不斷占據市場。而加盟門店的增多則意味著管理難度的提升,它如何規范管理加盟商,并且做好庫存把控是一大挑戰,因為食品安全是消費品市場的底線,而一些管理漏洞所暴露的問題, 則有可能在品牌形象上讓渠道建設的投入大打折扣。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來伊份

      2.7k
      • 來伊份仍未放下賣咖啡的執念
      • 來伊份:擬與騰訊共建小店行業專屬模型,為消費者帶來定制化、智能化的購物體驗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消費者報告丨來伊份售過期堅果被罰,暴露加速門店擴張的隱憂

      整個堅果零食行業都在門店擴張上相互追趕。

      記者 | 李昱茹

      編輯 | 牙韓翔

      9月7日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顯示,上海來伊份食品連鎖經營有限公司環鎮北路店因經營超過保質期的食品,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十項規定,被上海市寶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1萬元,沒收違法所得110.9元。

      處罰事由顯示,今年6月18日,有消費者發現自己所購買的來伊份“每日堅果(5堅果仁+4水果制品)30日裝(750克、原價169元),生產日期為2021.12.13,保質期180天,已過期,逐向上海市寶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投訴。經監督管理局立案調查,舉報情況事情屬實。

      6月21日,來伊份環鎮北路店積極配合管理局要求,將上述商品下架并作銷毀處理。寶山區市場監管局決定依規對當事人減輕處罰。

      事實上,在此次處罰之前,來伊份已多次陷入食品安全風波并在網絡上收到投訴。黑貓投訴平臺上,來伊份的各種投訴已累積超400條。

      圖片拍攝:界面新聞 范建磊

      自1999年創立,來伊份便以“美味、新鮮,我要來伊份”為品牌宗旨經營。其中追求“新鮮”是來伊份為拯救其近年下滑業績的轉型方向。

      據來伊份8月28日發布的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23.12億元,同比增長10.1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11億元,同比增長2.02%。

      營收增速一直在逐年遞減,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分別為12.35%、7.01%、2.86%、0.59%。同時,它的競爭對手三只松鼠,良品鋪子等則都在利潤與增速數據上趕超了來伊份。

      為挽回局面,2020年5月來伊份聯合創始人施永雷發布“新鮮零食”戰略,抓住了疫情下消費者追求休閑零食健康化、營養化的趨勢,官宣將品牌定位于“鮮”。布局戰略后,來伊份也制造工藝、連續化生產、半成品管理等生產各環節進行了優化。

      2021年來伊份的業績也因此有所起色。全年營業收入達41.72億元,同比增長3.63%,凈利潤扭虧為盈,達到0.31億元,同比增長147.55%。

      而此番出售過期食品事件,也暴露了來伊份在擴張渠道時的管理疏忽。

      根據來伊份2022年半年報,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全國門店總數為3583家,其中直營門店2170家,加盟門店1413家,同比增加119家,加盟占比接近40%;其中,2022年上半年新開門店數209家,其中直營門店33家,加盟門店176家。

      而事實上,整個堅果零食行業都在渠道上比拼。

      良品鋪子在2022年半年報表示,上半年公司加速關鍵城市布局滲透,聚焦新一線城市密集開店,進一步加速華南、西南及華中關鍵市場的布局深度和密度,新開門店302家,其中直營門店93家,加盟門店209家。截至今年6月30日,公司的線下門店數量為3078家,與來伊份相當。三只松鼠也已經開始拓展線下渠道,渴望追趕上述兩位競爭者。

      它們采取的方式都逐步擴大加盟門店的比例,以此來不斷占據市場。而加盟門店的增多則意味著管理難度的提升,它如何規范管理加盟商,并且做好庫存把控是一大挑戰,因為食品安全是消費品市場的底線,而一些管理漏洞所暴露的問題, 則有可能在品牌形象上讓渠道建設的投入大打折扣。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a片免费全部免费播放